
光伏行业近期陷入两难境地:一边疯狂扩产一边产能过剩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其江湖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昔日的"小甜甜"如今变成了"牛夫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高景气赛道为何出现这般转折?根本原因在于过度景气引发产能过剩。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其他行业,在看到光伏市场火热后都纷纷涌入这个赛道。
近期美的、TCL、创维等三大家电企业纷纷出手加码光伏产业。这种行为被形容为"勇士"举动,但是否意味着要卷死同行、自困其中呢?据数据显示,在6月28日市场主流光伏组件成交价区间为1.22元至1.37元/瓦(约合2022年2元/瓦的价格下跌了30%-40%)。更严重的是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导致上游硅料价格也大幅下滑。
今年以来硅料价格持续走低,从年初最高的30万元/吨跌至5万元/吨。究其原因,在于行业扩张步伐过快。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测算,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预计在350-400GW之间。虽然需求旺盛是利好消息,但问题在于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生产国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当前产能已超出新增需求近一倍。
如此饱和的市场环境下为何还要持续扩张?这显然是企业的无奈之举。通过扩大产能来维持市场地位已成为生存法则:当竞争对手都在扩张时,若不跟进就可能被挤出头部阵营。这种行业竞争已演变为生死之争。
这种困境也反映在资本市场层面:今年以来光伏A股上市公司股价普遍处于低位震荡状态。曾经被视为"大白马"的企业如今都遭遇业绩滑坡困境——乐观者股价腰斩,悲观者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有网友感叹:"之前赚的钱今年全吐出来了";"去年高位接盘的人现在全成了飞刀受害者"。
不过黎明前的黑暗终会过去。有机构调研指出,在组件降价背景下下游客户开始增加订单量,这或将对冲产能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关注点已发生转变:与其担忧产能过剩问题,不如聚焦新技术进展。新技术的成本优势才是决定行业未来的关键因素。
贷款计算器2025最新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相关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