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双标争议引市值缩水

海天酱油双标争议引市值缩水

近期关于国内添加剂与出口纯天然产品配料表差异引发争议的话题持续发酵。有网友发现,在海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中仅含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天然原料,而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却添加了多种成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含有苯甲酸钠这种防腐剂。

苯甲酸钠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定为一级致癌物,在许多国家已基本被淘汰。然而海天方面回应称,只要添加剂使用量符合国家标准就不会危害健康,并且能提升产品风味。但这一说法并未获得消费者认可。

消费者普遍认为这种差异存在明显双标问题:海外产品既无添加剂又价格更低,而国内产品反而添加更多成分且售价更高。这种对比让不少网友质疑企业是否在刻意区别对待中国市场。

此次事件对海天味业造成双重冲击。作为调味品行业龙头,其市值自2014年上市以来曾达到7,000亿港元的历史峰值(较上市时暴涨26倍),甚至超过中石化成为行业标杆。但自2021年初至今市值已蒸发超3,000亿港元。

分析认为导致市值缩水的主要原因是业绩增长放缓。去年净利润增速仅3%,远低于此前19年和20年的20%水平。今年上半年更是面临更大压力。此次配料表争议无疑加剧了市场对企业的负面情绪。

面对质疑,海天公关团队解释称各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差异,在国内市场合规的前提下不应被过度解读。但这种回应未能平息舆论风波,反而引发更多关于中国品牌国际形象与本土市场策略的关注。

目前该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对于已达到56倍市盈率估值的企业而言,如何平衡国内外标准差异、重建消费者信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贷款计算器2025最新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相关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展开全部内容

为您推荐